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29|回复: 47

读七里桥的四副楹联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3 23: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我市文史专家傅启芳师长在常德论坛的芷兰雅韵和正扬网上发帖:《常德七里桥的四副楹联你喜欢哪副?》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反响。我仔细读了楹联名家杨善智先生、刘月忠先生、九里巴人先生和阮先先生写的这四副楹联后,浅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这四副楹联确实增添了七里桥的文气,给予行人以一种素雅的诗意享受。今从刘月忠先生所作的“七里桥桥非七里,半边街街是半边。”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刘月忠先生的上下联引自杨阁老修缮常德城的传说。据清嘉庆《常德府志》记载,在明崇祯十一年,曾任内阁首辅的杨嗣昌奏请修缮常德府城。事后他向皇上奏曰,该工程“三年而完工,撤旧易新,极其壮固”,从而在常德民间流传有杨阁老修缮常德城“城加三尺,桥修七里,街修半边”的传说。
    今查阅《明史·杨嗣昌传》、《杨文弱集》等有关史料,均未发现杨嗣昌修桥修街的记载。笔者认为“桥修七里”是指距古城常德有七里路程的七里桥,“街修半边” 是指现在的芷园宾馆与金悦国际大酒店之间的一条小巷,这条小巷现名“半边街巷”,从前就叫“半边街”。至于民国时期的府坪街尾有个“半边楼”(现民主街潮流广场西侧) 的地名 ,它与杨嗣昌的半边街故事风马牛不相及。但杨嗣昌本人确实捐出了部分家产用以加固常德的古城墙。
    笔者小时候常到东门外这条半边街上行走,记得当时靠近芷园宾馆一侧的街边确实有许多木板壁瓦房,而靠近市六中一侧的现金悦国际大酒店一带,基本上是荒芜之地,房屋较少。记得那时的半边街上铺有一些粉红色“沙岩石板”,遇到落雨时走路可得小心点,当脚一踩到松动的石板,石板一歪动,污水会从石板缝隙里射进裤筒,就像现在的皂果路南段的人行道上的那些水泥板,若下雨天行走时稍不注意,就会弄脏自己的裤子。
    总之,七里桥上的那四副楹联各具特色,有意境,有故事,有声韵,确实都属于极佳的楹联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07: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们至今不忘的是,杨嗣昌在家乡丁忧之时,向朝廷启奏,加修了常德城。当时的常德城不仅是重要的军事防御地,而且四面环水。修建牢固的城墙,保卫了城内千万人的生命财产,确实是件造福民众,泽及子孙的好事。因此,常德城民间一直流传着杨阁老“城加三尺,桥修七里,街修半边”的赞誉。但也有说杨嗣昌假借修建常德城之名,奏请朝廷拨款,实际上只修建一个高三尺的雉堞,一座名“七里桥”的小石桥,和城东堤外一条名叫“半边街”的破烂小街。
      我也曾经一度相信过这个传说。但我冤枉了他,许多常德人也冤枉了他。清嘉庆《常德府志》说:杨嗣昌在丁忧居家期间,奏请加修常德城,赴京上任后,仍很关心城池质量,命人专职负责,专款专用,撤旧易新,三年完工。而相关史料也称,杨嗣昌倡言武陵城内富户纳捐加修城池,自己更是首捐白银一千两,既没有向国库伸手,也没有向民众摊派。此后的300多年时间里,常德城墙曾因战争和水患受毁,进行过多次修复,但都没有完全毁掉其坚固的基石。直至抗日战争的那场大规模的毁城,那些厚重的青砖才开始从固守的阵地上撤离,流落民间。1973年的某一个雨天,杨嗣昌的后裔杨启乾先生从桃林宾馆后的一条小巷经过,流淌的雨水将地面一块垫脚的青砖冲刷出模糊的字迹,赫然刻着“杨相公,重建鼎城,上不费国,下不病民,三年造成,士民感恩”。自此,杨嗣昌兴修常德之事,总算有了一个最有说服力的物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07: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永恒,人民的福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08: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先金 发表于 2015-11-4 07:25
人们至今不忘的是,杨嗣昌在家乡丁忧之时,向朝廷启奏,加修了常德城。当时的常德城不仅是重要的军事防御地 ...

此述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08: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景列 发表于 2015-11-4 07:47
历史的永恒,人民的福音!

实事求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08: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本人孤陋寡闻,加上又住在乡下,我真的就是看热闹的,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09: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言之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09: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将军 发表于 2015-11-4 08:31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本人孤陋寡闻,加上又住在乡下,我真的就是看热闹的,惭愧!

版主谦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09: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将军 发表于 2015-11-4 08:31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本人孤陋寡闻,加上又住在乡下,我真的就是看热闹的,惭愧!

版主谦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09: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景列 发表于 2015-11-4 09:07
那是!言之有理!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4 06:38 , Processed in 0.03554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