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校长”十七年
王渊渊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警察,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当上“校长”,更没想到的是,这一当竟然就是十七年。
我是1998年任楚江派出所教导员不久,被县综治办和教育局任命为湘北职专法制副校长的。从那起,我便与校园安全和未成年人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长期工作在公安一线,每见稚嫩面孔戴着手铐被带进公安机关,我心就如针扎般痛。加上我初上任时校内外秩序和教学环境都不是太好。因此,我接过聘书时就决心扭转这种局面,争当一名称职的“校长”。
然而,作为全县工作量最大的派出所的内当家,我事务非常繁忙,当好“校长”难度实在不小。但责任在肩,我就拿休息时间“拼”。
任职不久一天晚餐时,两名学生家长突然集聚数十人堵了校门。接到校长电话,我丢下饭碗就去了学校。详细了解情况后,我决定依法强势处理,以狠刹过去到学校闹事的歪风。为确保成功,我请来闹事方所在地派出所分管交通联组的所长处理了对方请的非法载人的驾驶员和两台中巴,然后连续工作近7小时,凌晨一点左右协商成功,堵门闹事者无条件撤走,学校秩序恢复正常。鉴于此事校方过错在先,事后我立即专门对全校教工做了《现代条件下必须依法施教》的讲座,并邀请部分学生家长旁听。大家由此受到了生动的法制教育,类似事件从此绝迹。
2003年9月下旬,县城学校连续发生下晚自习后学生遭敲诈事件。已调局机关工作的我获此信息,主动放弃休息,每天坚持着警服于每晚9点到校门口义务巡查。不法分子望而生畏,学生被敲诈事件戛然而止。随后,我常去学校转悠,遇事及时处理,学校治安环境和教学秩序由此明显改善,群众对该校看法好转,连招生也随之出现了久违的好局面。
目睹学生不懂依法办事影响学习和社会治安,随后我把工作重心转向法制课堂,并大量收集未成年人犯罪素材教育学生。为了获取素材,我先后与50多名未成年嫌犯接触,还专程到临近某县看守所挖掘一名杀死班主任的16岁在押嫌犯的内心世界,甚至连公厕便盆中的一张我认为有参考价值的报纸,也被我拾起洗净后将其内容写进了讲稿。2010年春,一位社区民警请我去他管区的学校讲课,到校时恰遇几名学生发生纠纷,其中一人持刀欲行伤害。我配合社区民警当即果断处置后,用这一素材现场写成《我校这起持刀伤害事件为何能及时化解》的讲稿。全校师生听后深受教育。
我讲课的名声传开后,请我讲课的学校逐渐增多,就连县教育局办班也请我去讲课。我想到责任在肩,从不以任何理由推辞。2010年9月28日早,县城某校内发生了一起学生凶杀案后,急忙请我当天下午为他们“亡羊补牢”。接电话时我正在收拾行李准备去广州。但想到学生法制教育重要,便马上赶往刑侦队旁听提审嫌犯,并端着饭碗赶写讲稿,下午两点,我准时到校开讲。一个小时的演讲,全场鸦雀无声,3千名师生心灵被震撼。县城另两校获悉,也强烈要求我当天下午为他们讲上这一课。责任驱使,我即电话委托弟弟帮我收行李并送往火车站等我。一整下午,县城3校近8千名师生接受了活生生的法制教育。我讲完课赶到火车站时,距开车仅剩17分钟。在职期间,我共讲法制课近300场次,写讲稿120多万字,受益师生愈70万人次,从未要过报酬。我还挤时间先后撰写了相关通讯和新闻稿400余篇,论文20多篇,其中,《如何当好学校门卫》、《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要点》、《未成年人心理障碍及疏导》等论文被县教育局编入全县校长培训教材。我曾与30多名后进生和边沿生交心,获明显帮教效果。我还抚养了一名孤儿从高一到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由此,我先后被市、省文明委授予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
退休后,我从事未成年人教育的痴心不改。2011年,县教育局组织全县完职中和乡镇中心校法制教育巡回讲,要我担纲主讲,我随即深入各校征求意见,然后写了9种讲稿。巡讲近一个月,各校师生一致高度评价。有一次,安排讲课的学校停电,我坚持纯靠嗓子讲完全场,千余师生给我报以长时间热烈掌声时,我流了泪。
退休这些年,大家对我“校长”的称呼没变,我对学生法制教育的努力依旧。我常说,每讲一堂课若有一位学生受益,我就值了。有一次,我在一所学校讲完课后骑车刚回到家里,就接到校长电话。他兴奋地说,刚听完我的课,学生处便收到13把学生自觉上交的砍刀。他说,非常感谢我帮他们挖出了藏在校内的这些“定时炸弹”。
十七年中接过多少这类感谢电话我已无法记清,但接电时的满足感我却不能忘怀。因为,那种满足,是我为创造“平安石门”贡献微薄之力的永恒追求!